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钻床夹具毕业设计全套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	
				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文件介绍: 
 
                - 该文件为 rar 格式,下载需要 20 积分 
 
  -   
  
  
    
 
(一)	零件的作用
课程设计题目所给的零件是X62w铣床主轴。它夹紧刀具直接参加表面成形运动。因此,它的工作性能对加工质量和机床的生生率有着重要的影响。
由于主轴在一定的转速下,传递一定的扭矩,保证轴上的传动件和轴承的工作条件,况且主轴直接带动刀具进行切削。因袭,对旋转精度、静刚度、抗震性、热变性、耐磨性都有较高的要求。
由于主轴前端的锥孔或面加工的刀具或接杆零件上Φ65k5和Φ40分别装上轴承起支撑作用,所以为了提高耐磨性在前端的锥孔上及Φ88.882h5和Φ65k5的外圆进行热处理淬硬及HRC48-53,况且主轴组件要做轴向移动,传动齿轮安装在套筒上,套筒与主轴考双键传动扭矩。
(二)	零件的工艺分析
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共有6组加工面。
1.	轴所以的外圆表面包括车Φ88.882,Φ65K6,Φ55,Φ42,Φ40和切槽倒角。
2.	轴上两对称键槽。
3.	内锥孔保证锥度  Δ7:24
4.	钻中心孔Φ17,Φ22
5.	钻孔、攻丝M12,M6
6.	铣槽15.9
由于零件的几个加工表面都有位置度要求,精度要求,因此,需使用转应夹具。钻端面螺纹孔M12,M6采用的钻模,加工两对称键槽所需的铣床夹具。况且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,降低劳动强度也需采用专用夹具。
三    工艺规程设计
<一>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
   零件材料为40CR,且是一根中空的阶梯轴,生产批量为中批,同时,由于该零件机械性能要求较高。锻件和型材的组织结构致密。机械性能好,但型材的纤维组织方向明显。况且,该轴工作时所受循环载荷和冲击较大,不宜采用型材,但锻件可获得符合零件受力要求的纤维组织,同时,锻件比型材节约材料。故采用锻件。为进一步保证该轴精度要求采用模段。
<二>  基面的选择
   位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。基面选择正确合理,可以保证加工质量,提高生产效率。
   粗基准的选择,对轴类零件来说一般以外圆定为粗基准。因此,选该轴外圆作为粗基准。
   精基准的选择,应考虑到基准重合问题。若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必须进行尺寸计算。
<三>工艺路线的制定
  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是应使用零件的几何形状、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妥善保证。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,可以考虑采用外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,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。除此以外,还必须考虑经济效果,以便使生产尽量下阼。
3.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
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:方案一是车后磨且螺纹安排在精车后,便于保证精度要求,况且以加工好的表面为定位基准,这种方案符合典型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,能较好地保证各种技术要求,保证另工质量;方案二是先加工轴表面然后发中心线为定位基准加工轴端面螺纹孔M6,M12,这样难以保证加工质量,易产生形位误差。况且使加工复杂,生产效率低。
工艺路线方案一(工序1)	工艺路线方案二(工序2)
1)正火	1)预先热处理(正火)
2)划线	2)划线、车端面打中孔
3)钻中心孔	3)粗车各外圆
4)粗车	4)热处理(调质)
5)钻Φ17孔	5)半精车
6)热处理(调质)	6)钻中心孔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