炼钢厂设计原理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	
				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文件介绍: 
 
                - 该文件为 doc 格式,下载需要 20 积分 
 
- 第二章:氧气转炉设计
1、转炉炉型:转炉炉衬内部空间的几何形状(转炉砌筑后的内部形状)
2、按熔池形状不同转炉炉型可分为:1.筒球型   2.锥球型   3.截锥型
3、筒球型:我国鞍钢150t转炉、攀钢120t转炉等。
4、锥球型:宝钢300t转炉、首钢210t转炉均为锥球型。
5、截锥型:我国过去已建成的30t以下的小转炉应用较多
6、公称容量G:转炉炉役期的平均出钢量。
7、有效容积Vt是炉帽、炉身、熔池三个内腔容积之和
8、炉容比=有效容积/公称容量
9、炉帽倾角适宜原因:1、倾角过小,炉帽内衬不稳定,容易倒塌
                     2、倾角过大,则出钢易钢渣混出和钢水从路口大量流出
炉口直径适宜原因:1、直径过小,钢液出钢时间过长,钢水容易二次氧化和吸气,散热损失过大
                    2、直径过大,难控制下渣且钢液静压力增长快,脱氧产物难上浮
转炉炉型趋于矮胖型原因:细高型转炉,高径比大,炉膛体积一定,反应面积减小,氧气流股易冲刷炉壁对炉衬寿命不利,而且导致厂房高,基础建设费用高,转动倾力矩大,耗电量大
顶底复吹转炉炉型特征:
   吹炼平稳和喷溅优于顶吹
   熔池常为截锥型
   熔池深度主要取决于底部喷口直径和供气压力
水冷炉口作用:提高炉帽寿命,减少炉口粘渣
            分类:水箱式;埋管式
倾动机构要求:
   能360°转动
   能够准确平稳停在任何倾角位置
   能与副枪,氧枪,烟罩等设备配合
   运转可靠安全,有应急能力
   能够适应一定的载荷变形与结构变形,应具有减缓动载荷和冲击载荷的能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