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学元素对钢性的影响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	
				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文件介绍: 
 
                - 该文件为 doc 格式,下载需要 1 积分 
 
- 化学元素对钢性的影响
钢材中都含有各种各样的杂质,杂志含量的多寡,直接影响到钢材的物理化学性质-- 
   1、碳(C):钢中含碳量增加,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,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,当含碳量 
超过0.23%时,钢的焊接性能变坏,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,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.20%。 
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,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;此外,碳能增加钢的冷脆 
性和时效敏感性。 
   2、硅(Si):在炼钢过程中加硅作为还原剂和脱氧剂,所以镇静钢含有0.15-0.30%的 
硅。如果钢中含硅量超过0.50-0.60%,硅就算合金元素。硅能显著提高钢的弹性极限,屈服点和 
抗拉强度,故广泛用于作弹簧钢。在调质结构钢中加入1.0-1.2%的硅,强度可提高15-20%。 
硅和钼、钨、铬等结合,有提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的作用,可制造耐热钢。含硅1-4%的低碳钢 
,具有极高的导磁率,用于电器工业做矽钢片。硅量增加,会降低钢的焊接性能。 
   3、锰(Mn):在炼钢过程中,锰是良好的脱氧剂和脱硫剂,一般钢中含锰0.30-.50%。 
在碳素钢中加入0.70%以上时就算“锰钢”,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,且有较高的强 
度和硬度,提高钢的淬性,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,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%。含锰11-14%的 
钢有极高的耐磨性,用于挖土机铲斗,球磨机衬板等。锰增高,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,降低焊接 
性能。 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