冲裁模设计过程
      
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	
				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- 文件介绍: 
 
                - 该文件为 doc 格式,下载需要 5 积分 
 
- 冲裁模设计过程冲裁模设计过程
一、确定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形式
    1、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
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。应从冲裁件的结构形状、尺寸大小、精度等级、材料和厚度等是否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分析。
 2、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
1)冲裁工序的组合      2)冲裁顺序的安排
3、确定模具类型及结构形式  
1)毛坯定位方式   2)导料方式    3)出件方式    4)模架及导向方式
5)卸料方式
二、工艺计算
1、排样及材料利用率计算   
查表确定最小搭边值—a(侧边搭边值)和a1(两工件间的搭边值)。
进料步距S=D+a1
1)有侧压装置时
条料宽度 = (D+2a)
导料板间距离 A=B+C=D+2a+C
2)无侧压装置时
条料宽度 = (D+2a+C) 
导料板间距离 A=B+C=D+2a+2C
 D—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尺寸
C—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
—条料宽度的单向偏差
3)用侧刃定距时
条料宽度 = (D+1.5a+nb1) 
导料板间距离 B’=B+C=D+1.5a+nb1+C
B1’=D+1.5a+y    
n—侧刃数    b1—侧刃冲切的料边宽度    C—冲切前的条料宽度与导料板的间隙  y—冲切后的条料宽度与导料板间的间隙  B’—冲切前导料板间的距离   B1’— 冲切后导料板间的距离
计算材料利用率  =100%    
A0—一个步距的条料面积       A—制件的总面积
画出排样图。
2、冲裁模刃口尺寸计算
查表知凸凹模的最大间隙Zmax和最小间隙Zmin
计算Zmax-Zmin的值
查公差表确定工件的尺寸公差,确定x的值
(注:工件尺寸公差与冲模刃口尺寸的制造偏差原则上都应按“入体”原则标注为单向公差,但对于磨损后无变化的尺寸,一般标注双向偏差)
1)按凸模与凹模图样分别加工法
落料   以凹模为基准,间隙取在凸模上。
DA=(Dmax-x)   
DT=( DA-Zmin)= (Dmax-x- Zmin)      
(、—凸、凹模制造公差)
校核:||+||≤Zmax-Zmin   若不能满足间隙公差条件,则取:
≤0.4 (Zmax-Zmin)        ≤0.6(Zmax-Zmin)
冲孔   以凸模为基准,间隙取在凹模上
dT=(dmin+ x)
dA==( dT+Zmin) =(dmin+ x+Zmin) 
校核:||+||≤Zmax-Zmin   若不能满足间隙公差条件,则取:
≤0.4 (Zmax-Zmin)        ≤0.6(Zmax-Zmin)
孔心距:Ld=L±
2)凸模与凹模配作法
对于冲制薄材料的冲模,或冲制复杂形状工件的冲模,或单件生产的冲模,常常采用凸模与凹模配作的加工方法。设计时,基准件的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应详细标注,而配作件上只标注公称尺寸,不注公差,但在图纸上注明:“凸(凹)模刃口按凹(凸)模实际...